案例分析:内容平台运营的 4 大关键点!

网友投稿 620 2022-12-14

案例分析:内容平台运营的 4 大关键点!

案例分析:内容平台运营的 4 大关键点!

本文的主题是:从“爹爹框架”看内容平台运营的 4 大关键点。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结合个人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些内容平台运营方法论。

1. 什么是内容平台运营的“爹爹框架”

1.1 内容平台的背景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内容平台的背景。现在的市场环境,内容平台是时长的王者。流量红海的时代,用户的注意力其实就等于时长,我们可以用时长来拟合用户注意力,时长就是我们解释用户注意力的指标,也就是时长约等于收入。

这里有两个核心数据:

存量大,全网近 34% 的用户总时长都集中在内容平台型产品。像在线视频、短视频、综合视频、浏览器、微博社交等基本都属于内容平台的一类,剩下的其实也包含了内容平台模块。 增量猛,全网超过 65% 的总用户时长增长集中在内容平台型产品。包括短视频、综合资讯、在线视频、微博社交、浏览器,以及在线影业,这些都属于内容平台。

总的来说,内容平台非常重要,它占据我们现在网络大部分的时长。

上面这张图是全网用户量排名前列的产品,基本上都含有内容平台模块。一部分是纯内容型的产品,像爱奇艺、抖音短视频、腾讯视频等,产品本身就是内容。

其他的,像微信里的朋友圈、公众号,QQ 里的看点、兴趣部落,手机淘宝里的微淘、好货直播等,其实都属于内容模块。支付宝也有社区,百度其实也是一个通过搜索去分发内容的内容型产品,虽然本质上是一个工具,但实际上也属于内容产品。

无所不在的内容平台占据了我们网络大量的流量。

1.2 “爹爹框架”的构成

我们来看这张图,整个内容平台的主要参与者有 3 个:普通用户、创作者、内容平台。其中内容平台本身又有 4 大要素:内容、分发、增长和商业化,这 4 个要素保持着内容平台的正常运转。

然后再来看内容流、资金流和用户流。内容流,是指创作者创作的内容,进入到系统后,我们会对内容进行审核、识别,识别之后通过推荐算法、社交网络等分发给我们的用户,形成内容流。

用户看完之后,会点广告、看直播、打赏等,这样又把资金返回到我们平台上,我们又拿资金去买用户,这就形成了资金流。我们用资金又能获取更多的普通用户和创作者,这又形成了用户流。如此循环保持着我们内容平台的运转。

这张图再升华一下,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平台运营的“爹爹框架”,这是一个大的内容平台产品的框架。对于内容型产品来说,产品会搭建一个大的框架,运营填充血肉,技术提供能量。

运营在整个工作生命周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内容平台空前繁荣的环境下,作为一个内容平台的运营,工作的重心是什么,应该如何去推动整个平台的发展,让整个齿轮运转,就变得非常重要。

内容平台运营有 4 个最关键点:

第一点:定义内容 – Define。我们做运营,首先得自己理解内容,帮助机器理解内容,对内容进行定性和定量。 第二点:获取内容 – Acquire。我们要去引进内容,也就是获取内容,确保内容的可持续性。 第三点:辅助分发 – Deliver。现在机器分发已经占据了主流,我们作为运营,更多的是起辅助作用,帮助机器算法分发内容,提高分发效率。 第四点:激活用户- Activate。最后是引入、留下用户和创作者,让更多的用户去使用、去活跃、去留存,扩大用户和创作者的规模。

总结下来,这 4 个词的首字母组合起来是 DADA,我们称之为“爹爹框架”。

“爹爹框架”之定义内容

2.1 给内容定性

“爹爹框架”的第一步是定义内容,首先我给大家分享一下给内容定性。

大家看下这张图。看到的第一眼,有人会觉得这与体育有关、与娱乐有关,或者与乒乓球(张继科)有关,有人可能又会觉得与综艺(谢娜)有关。由此可见,对同一个内容的理解,即使是人也会存在分歧,就更不用说机器了。

那么存在分歧怎么解决呢?我们就要给内容定义一个标准,在内部达成一个共同的协议。怎么定义内容的标准,大家才能更容易理解?

这里有 6 点:明确目标、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抓大放小、突出案例、明确边界。

其中很关键的是用定性、定量的描述,也就是内容是一个什么样的内容,什么范围的内容是这样的内容。再者,突出案例,直接用案例解释这个内容是什么样的内容,长什么样的内容是这样的内容。

给大家举个例子:恶心内容的定性。

首先确定标准目标,部分内容中含有令消费者感到恶心不适的内容,直接展示给用户会严重影响用户的观感,其中一部分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强烈反感,应当直接下架处理。

另一部分则是有些用户不敏感,有些用户厌恶的,则可以限制曝光范围。本标准目标是识别此类,减少用户看到恶心内容的机会。

然后列出标准条款(如大部分用户会感到强烈不适、对未成年人有不良影响、应当做下架处理内容的标准条款):

尸体:人体或动物恶心尸体的特写,人体或者动物不完整、大面积血腥尸体; 伤口:人体或动物伤口的化脓感染画面,大面积创伤等极度血腥的画面、解剖画面、器官流出带血画面; 女性来姨妈漏血,带血的卫生巾等等。

我们会一条条很细地把内容都定好标准,有必要时还会配上图片。这样的话,我们内部关于内容的标准都能达成一致,我们的内容是什么样的内容,每条内容我们都能给出一样的答案。

内容的标准定好了,接下来怎么去更好的执行呢?

我们设置了这样一套流程:

首先,制定标准的同学要对新同学进行一次标准的培训,这种面对面的培训,能够大大提升传达。培训的过程中,培训人员还能根据被培训人的反馈去改进这个标准。

培训完成后,我们会让这些新同学参加考试,来检测他的准确率是否达标。比如达到 90% 以上是准确的,那这就是一个掌握标准的同学,如果不达标就需要重新训练。

这样形成一个闭环,新同学必须训练到达标才能出去,以便对内容能够达到标准的执行。

2.2 识别内容

给内容定性后,怎么去识别内容?经常会有人问我们,推荐系统是怎么工作的?大家可能都会说,就是通过内容和用户的标签匹配给到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但这个标签怎么打呢?可能很多人就回答不上来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打标签的 4 个步骤:

第一步,理想分类。大家达成的共识,理想的分类应该是怎样的。 第二步,内容标准。根据理想的分类,定内容的标准,我们用标准去刻化理想的分类。 第三步,样本标注。我们会有一些标注的同学,去根据分类标注我们的样本。通常做一个准确率比较高的 NLP(自然语言处理) 模型需要几万条的样本数据。 第四步,模型训练。我们会去训练模型,最后才得到一个实际的效果。

这样一个漏斗下来,中间的流失会比较多。标注的过程是一个比较痛苦、比较难的过程。大公司的推荐之所以很准,是因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下了很大工夫。

内容识别有 3 个阶段:人工标注、规则策略、模型加策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选择。

如果内容量不是很大,人工标注足矣,而且准确率是非常高的。

如果内容达到了几千或者上万,就对准确率、召回率都有很高的要求。鉴于人工成本太高且准确性可能会下降,我们需要借助规则和策略来做一些标注,即模型+策略。

给大家举个内容画像的例子,我们最后打出来的标大概就长这个样子。

比如我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创作者信息就是我。内容主题信息根据文章属于什么主题的概率判断,可能是新闻、搞笑等。如果这篇文章写的东西比较乱,打出来的标就比较奇怪。后面的分值是根据 NLP 模型打出来的。

内容质量信息在审核阶段很关键。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中国,内容安全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内涵段子、小红书被下架,这都是内容安全的问题。对于色情、恶心等内容,我们会根据不同的程度,对应相应的策略,对内容进行删除、封号等处理。

以前对于一篇文章,我们只能识别出主题,现在文本、图像、视频里的各种信息都能慢慢识别出来。我们还会根据用户行为给用户打标签,判断用户对某件事是否感兴趣,进而会更了解用户,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2.3 评估内容品质

接下来,想象一下我们去商店买东西。商店会挑出一些品质比较高的、卖相比较好的商品,摆在比较显眼的位置,卖贵一点的价格。给内容打上等级也是如此。

我们要把品质高的内容推出来,让用户觉得我们这个平台的调性很高。如果我们把比较低俗的、标题党的东西推出来,就会拉低我们平台的调性,用户和广告主都不会买单。

所以我们需要量化内容品质,指导我们的分发策略调整,通过给内容打上等级标签来调控我们的内容调性,保障我们内容平台的稳定运营。

另外,还要量化创作者的水平。我们跟这么多创作者合作,哪些应该多给或者少给补贴,怎么去合理地评估这件事,我们也需要通过内容的等级去评估。

给大家举一个内容等级的案例,如上图,我们把内容分成 6 个等级。每个等级都会有相应的级别含义。我们根据不同的主题、载体,也会清晰地列出来这个等级下的内容应该是什么样的,也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

像最低级的红线内容,比如血腥、暴力等属于零级的内容,我们会直接对内容进行下线,甚至对创作者进行封号。像一些没中心思想,写的乱七八糟的低质内容。我们会设置为一级,限制该内容的曝光。

有了内容等级之后,我们怎么给创作者打上等级呢?

创作者等级的评估主要有 5 个方向:内容等级、影响力、人脉关系、履约历史、内容垂直度。其中内容等级是最重要的,影响力就是创作者的粉丝量,人脉关系可以用跟该创作者关系好的大 V 衡量。

比如有个创作者,影响力比较大,跟很多大 V 关系都很好,他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大 V,而且他本身内容质量也很垂直,历史上也没有发过低级内容,那这个创作者的等级就比较高。

另外,关于创作者等级和内容等级之间的关系。

我们会根据即有创作者的内容评级,比如一个创作者有 100 条内容,我们抽了 20 条评为五级,那么该创作者新创作的内容都将会被打上五级。相当于我们相信这个创作者能持续生产高质量内容,但后面也需要我们持续的去验证。

“爹爹框架”之获取内容

“爹爹框架”的第二步——获取内容。从垂直领域切入,再去泛化,这基本上是所有产品共同成长的路径。产品前期,如果没有一个特别垂直的角度去切入,没有一个像蝎子一样的东西去打进市场,基本上是很难成长的。

3.1 明确平台的愿景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想清楚,平台的愿景究竟是什么?我们引入内容的方向应该是用户需求与平台愿景的交集。

举个例子——快手,在快手的用户群体里,24 岁以下的年轻用户较多、女性较多、三线城市以下的用户较多、用户的学历相对较低。他们更倾向于有趣、接地气的内容。

而快手的平台愿景也是“平等记录每一个人”,所以快手引入的内容、呈现出来的内容就是很接地气的,感觉就像是身边发生的事(村里人都发生的这种事)。

抖音就不一样了,抖音打造的是一种演出、一种秀。内容都是要美美的、很好的、大家看了都很羡慕的。就是说我就是这么漂亮、生活就是这么美好、大家都很向往我这样的感觉。平台的愿景跟我们要引入的内容息息相关。

再来看下小红书,它最初定义为海淘攻略,团队自己会生产一些海外购物的相关知识内容。到了 2014 年,变成了一个海淘社区,口号也变成了“全世界的好东西”,用户可以用过帖子直接海购,形成商业闭环。

到了 2016 年,它成为了一个生活社区,平台愿景开始泛化,口号变成了“全世界的好生活”。内容的主题从垂直的美妆、海淘分享等变成泛生活相关的健身、宠物、美食等,这大大充实了小红书的普世性,这个阶段用户的规模也会很大地增长。

我们会发现,引入内容的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产品阶段的变化而变化的。小红书开启了中国互联网内容电商的新时代,是一家很值得学习的公司。

3.2 引入内容的标准

明确完平台的愿景后,我们就要开始引入内容了,关于引入内容的标准我们有 2 个:

对于平台已有的内容。我们会去判断这样的内容好不好、够不够。

比如健身主题,我们用这类主题平台在平台的用户渗透率、点击率,人均消费量这 3 个指标去衡量好不好。如果内容好,才会去考虑够不够。

还是以健身主题的内容为例,如果我们慢慢增加这类内容,但点击率一直在下降,说明这类内容够了,不需要再引入。但点击率还在涨,说明这类内容还不够,可以再加。

对于平台没有的内容。我们会去判断这样的内容有没有、要不要。

比如我们会参考一下跟我们属性很重叠的竞品,有一些游戏品类的内容在上面非常火,我们没有这样的内容,要不要引进来试一试,类似这样的概念。

这张图是我们引入内容的一些关键指标。包括一些日进文量、总进文量,不同主题、不同载体的内容进文量等等,我们会用一些指标去衡量内容引进的工作做得怎么样。

“爹爹框架”之辅助分发

我们定义了内容,也获取了内容,接下来就是把这些内容分发给用户了。

4.1 发现机会

现在,机器分发是一种主流的分发方式,但机器本身没有创造性思维,不能真正理解内容。最多只能是分解内容,比如说这个内容里有什么词,大概是什么主题,通过这些小的点去关联人跟用户。也就是说机器只能在创作限制的框架里发挥作用。

但人可以提供框架的上限和下限,这就是运营同学的作用。运营同学能够真正理解内容,也能创作内容,甚至创作热点。能发现机器分发里的机会,去提高机器分发的上限,也能现机器分发里的问题,去提高机器分发的下限。

运营同学想要发现机会,这里有 4 个方向:

1 热点追踪

机器不会预判即将火起来的内容,只能追踪已经火起来的内容给用户推出来。什么内容即将要火,机器是不知道的,这就需要运营同学去发现。

自己创造热点,机器不会,只有人可以。所以我们的运营同学需要会做热点的运营,自己创造一个热点出来,这是运营很重要的价值。

2 体现价值观

虽然有一点虚,但实际上我们内容平台本身是一个媒体媒体应该承担一个传播正确价值观的责任。因为机器不能理解内容,只有人能理解内容,能够把真正有价值观强的内容,给大家分发出来。

3 带节奏

利用用户的从众心理,去引导社区用户参与社区,打造有平台特色的氛围,这俗称“带节奏”。运营可能需要伪装用户在某一个帖子、某一个点下面做了很多评论,干了什么事。

4 流量扶植

要提高流量的价值,用来扶植新用户或者流量变现,这是两个很重要的方向,可以培养平台的新生力量,获取更多的价值。

这是我认为发现机会的 4 个方向,发现机会可以提高整个机器分发的上限。

再说到人工干预的手段,大概就是这样从温和到强制。运营可以挑一些优质的内容进入一个池子,曝光权重增加,内容有更大的机率被用户看到。加权比较温和,效果不会特别明显,但是进入这些池子的创作者,能够感受到曝光量的增长。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话题或者活动带节奏,甚至有一些固定的运营位,比如说像腾讯新闻,或者说开屏固定的位置,用来强调真正热点的内容、核心的内容。最强的是推送,利用推送去唤醒 App 用户。这个手段使用要慎重,因为推送经常会出现一些事故。

内容分发这一块,我们通过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可以随时掌控各个入口的流量变化,比如每个不同入口的流量、活跃用户、用户停留时长等等,可以通过数据很好的衡量不同内容的表现。

比如内容主题的衡量,我们会给每一个不同的内容主题打标签。像体育的内容,我们打上体育的标签,分发、回传完数据后,我们可以实时知道哪些内容点击率高,哪些内容被曝光的多,非常方便。

4.2 找到问题

说完发现机会,接下来第二个找到问题,主要有 2 个方面:

第一,监控异常

监控异常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源头监控,二是从结果监控。前者主要关注可能引起分发问题的原因,如进文、算法和新增指标的变化。后者主要关注分发问题产生的结果,如留存、阅读量、时长和用户反馈等指标的变化。

第二,刨根究底

指标后面代表的问题很考验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当时我们发现指标的变化后,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的抽样找到对应的内容后,根据标准评估内容的变化,进而发现问题。另一种追查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用户调研让用户表达内心的不满。

“爹爹框架”之激活用户

“爹爹框架”的最后一步是激活用户。其实就是要获取新用户、召回流失用户、刺激活跃用户以及唤醒沉睡用户,我们会根据不同的目标,做不同的细分策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激活用户。

内容平台的用户分为两类,一是普通用户,二是创作者。

5.1 普通用户的增长

普通用户的获取,我们主要有线上和线下两类方式。

1 线上

线上主要包括广告和拉新活动。对于运营而言,广告其实就是买量,这也是目前最主要且重要的获客方式。这就需要运营同学找到对应产品容易带来流量的广告素材。

此外还有有一些特定的拉新活动。激励型,像趣头条的现金补贴;内容型,像抖音、快手通过自己站内的内容去吸引用户;游戏型,像支付宝的蚂蚁森林等。

2 线下

如果我们线上流量达到了一个瓶颈,就需要线下的流量。线下流量最常用的是电视广告,像大家春节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百度、腾讯、阿里等的春节联欢晚会。

在这里,素材、用户和内容,跟我们整个的用户增长相关联。给大家分享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我们当时做的一款面向东南亚的内容产品。当时这个国家马上要大选,民众对于政治讨论的热情开始提高。我们就去找相应的政治类内容,增加曝光、提高权重。

我们通过政治类的内容吸引来了大量的用户,这些用户又把这些内容当成素材进一步分发出去,形成这么一个循环。我们当时的 DAU 直接翻了几倍。

第二个案例:印度的 Whats  App。印度人很有意思,每天早上起来喜欢跟大家说早上好,发一张图要么发一个神,要么发一朵花,但类似这样的图不太好找。

Whats  App 很聪明,收集了很多这样的图,建立了很多分享群分享类似的图。用户看这个平台上有挺多这样的内容是我需要的,又去下载产品,Whats  App 当时靠这个举动就有了几百万的 DAU,第一步的增长就这样起来了。

另外,关于普通用户的增长这块,给大家分享一下推送。

就我的经验来说,大概有 2%-10% 的用户都是通过推送方式开始活跃的。10% 是一个比较可观的数字,相当于什么事都不干,通过推送多带来 10% 的用户,想想这是多么可观的一件事儿。

推送的方向大概有 3 个,第一个热点内容,第二个产品功能,第三个兴趣,根据用户的兴趣做推送,这个的点击率会更高。

推送这件事看起来比较简单,给我们带来很大好处的同时风险也比较大。即使是一些大公司,也会出现一些疏漏。像某视频误说台风利奇马已致全省人死亡,就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对于推送这块,我们特别需要注意内容的安全。

5.2 创作者的增长

除了普通用户的增长外,还有创作者的增长。对创作者吸引力最大的东西,无非是流量跟补贴,还有一些成长相关的东西,那么我们怎么去给创作者做增长呢?

我们有创作者的等级,每一个等级会有相应的礼包。高级创作者相对应多一点补贴。如果这个创作者创作的内容,是我们特别迫切的方向,还会再多给一点补贴。

举个例子,现在我们特别需要五级体育类的创作者,应该给多少的流量、多少的强制曝光流量,每个月给多少底薪,达到多少阅读量又再给多少钱,会一条一条列出来,根据不同等级的创作者,做出不同礼包的等级。

创作者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本地自有创作者的培养,二是挖墙脚。大家一开始觉得挖墙脚比较重要,能引来一些比较不一样的内容。实际上自有创作者也应该去给他们空间,多培养他们,这些对我们忠诚度很高的创作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我们。

另外,怎么去培养创作者呢?我们可以做一些创作者手册、开一些讲座、建立创作者学院等。比较大的公司可以直接开一个孵化器,给创作者提供场地等各种支持,相当于强绑定了这些创作者。

总结

今天给大家分享了从“爹爹框架”看内容平台运营的 4 大关键点。新时代下,内容运营从明面上的编辑退居幕后,扮演着更多是一种运筹帷幄的角色。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内容平台的运营有 4 个很明显的优势:

真正理解内容,能够更好为内容把关。 真正理解用户,能够引入更多内容,更好辅助我们的分发。 有创造力,能够做好更多用户增长的工作,把平台的内容做得更有特色,与时俱进。 有洞察力,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商业化的机会,发现我们各个环节中的问题,提升我们整个环节的效果。

相信在各位优秀运营同学的支持下,内容平台将会焕发光芒,更好的成长,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快手发什么视频容易火?快手发视频方法技巧汇总
下一篇:2019营销推广关键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