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kol榜单
408
2023-01-17
“我们想要做微信生态内的百度贴吧”
微信上一定有重做贴吧的机会,没错,我们瞄准的就是这个!
作者:常丹
来源:见实(ID:jianshishijie)
见实和兴趣星球联合创始人屠一晨聊,你们想做的产品是什么?
“我们想要做微信生态内的百度贴吧”。
在回顾和兴趣星球联合创始人屠一晨深度对话时的情景,其中我们有聊到:他所理解的知识星球、小打卡,二者同样是社区产品的形态,对比不同、对比优点和缺点,以及更多他自己的理解等等。此部分对话内容不太方便在文章中出现,我们做了删减。只保留讨论兴趣星球的核心对话内容。
他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出:一些产品的出现,有点像中国的历史一样,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巨头与巨头之间也是去中心化一段时间,中心化久了用户厌烦了,又开始推去中心化。
事实上,在和屠一晨深度碰撞中,他并未特别强调自己的小B端服务品牌方”社交话题”能力这一块,更多说的是C端兴趣社区内容的解读。
走,和见我们一起听听兴趣星球联合创始人屠一晨他对兴趣社区的思考:去中心化和中心化。
如下,Enjoy:
图:兴趣星球联合创始人 屠一晨
从大的产品形象来看,兴趣星球其实是微信生态内的百度贴吧,但相比百度贴吧更加智能化一点。现在每天能产生几千条以上的内容。兴趣星球7月份上线,3个多月累计用户200万,日活20万,次日留存率30%-35%,平均日新增2万到3万,高的时候可以到5万。200万用户有60%是通过粉丝圈的用户积累导流过来的。如图是兴趣星球的最新数据:
对于微信来说,只要兴趣星球能产生有价值的内容就是有帮助的。微信也并不是说,你们谁都别做中心化的平台,没机会的。其实,微信最注重你的产品对微信生态是否有帮助,既然兴趣星球对它的生态有帮助,我觉得微信是可以容忍的。
讲兴趣星球,我想先从PC互联网时代的背景阐述一下:
在PC互联网时代有百度贴吧,兴趣星球类似当年的百度贴吧,大的贴吧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小贴吧,通过大贴吧又能串联起来。因为在PC互联网时代是通过搜索作为一个入口,就是百度的搜索入口引导到社区,引导到论坛,因为搜索的地标性非常明确,这样导过来的用户非常精准。用户聚集在一个贴吧能形成很多的互动,以及内容的沉淀。
没有任何使用门槛,这是优点,同时缺点也非常明显,因为门槛一低会造成对用户的评级不够固定,不够集中。目前,这也是兴趣星球所遇到的很大问题,后续产品会从这方面改进。从优点之处理解兴趣星球,希望能在微信生态内形成一个大型的兴趣类社区平台。
现在还只是沉淀内容的地方,未来会有更多的内容,更多的圈子,更多的用户来产生内容。
让微信生态的用户,他们找到对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很有效的一个方式。因为朋友圈更多的是工作关系、亲人关系,你看我们现在的微信好友用到现在,关系已经非常的复杂。
兴趣星球要做的事情在外界看来,一定会遭到质疑。
在微信生态内,兴趣星球跑起来,确实需要我们站在未来的视角去看待,并且特别考验团队,相信“它”是可行的。毕竟形成的是一个大型聚合类兴趣平台,中间的过程非常漫长。说实话兴趣星球确实非常难做。但团队在微信生态内看到的未来还是光明的。
我一直认为一些产品的出现,有点像中国的历史一样,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巨头与巨头之间也是去中心化一段时间,中心化久了用户厌烦了,又开始推去中心化。每逢出现大的问题,就会不停地变,一直在循环。
其实微信也想做中心化,比如“看一看”,把所有的微信内容抽取出来形成一个中心化流量,但是效果并不好。你看今日头条,它就是中心化,加上智能算法,二者之间形成的就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去中心化。今日头条其实对微信生态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那么,完全去中心化需要用户自己去找他想看的东西,对用户来说是个门槛,同时又没有一定的筛选机制。所以,兴趣星球后面会向今日头条多多学习,帮助用户形成自己的中心化。
早期来说,肯定优先吸引大的KOL,或腰部的KOL过来,等发展到中期,我们还是希望在自己的平台内,能够形成自己的KOL,挑战难度更大了。
内容上,目前兴趣圈子各种各样的分类基本已经有了,后续会特邀一些腰部KOL进来,作为定点去尝试的一批用户群体。随后也会推出打卡类的使用场景,还会有更多其它类型的使用场景,满足用户在更多的场景下去使用。
现在我们刚推出话题类的场景,话题类场景会更新浪微博里面的话题,它也有热门话题的排行榜。如我们内测过的“金庸先生去世”的话题,上线一周左右,引来一大批用户进来。
还有B端的话题合作也在进行当中:
其实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压力还是蛮大的,内容总量、内容质量,决定了B端是否和我们合作的原因之一。现在面向新的用户,希望兴趣可以快速地转化,这个“兴趣”不只对于内容,也会推出不同地玩法,比方语音类场景的玩法,不单是文字、图片、视频,围绕语音玩一些社交类裂变的内容。
现在很多语音社交类产品,反而慢慢在冒头,我们也观察到,三线以下的城市,语音相比文字更简单,更快速。也碰到过一些产品,他们瞄向的就是妈妈辈、中老年这类用户群体,因为他们不会打文字,都是靠语音来交流。
其实长线社区产品形态,真是不太好做,我觉得我们做了两年,也就沉淀来这些东西。反过来看传统互联网的豆瓣,也是非常的辛苦,一直努力支撑走到现在。像知乎平台能够做起来,我觉得真的非常不容易。
作者:常丹
来源:见实(ID:jianshishiji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