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UGC运营:从建立到中后期,如何让群友“开口”说话?

网友投稿 593 2023-01-27

社群UGC运营:从建立到中后期,如何让群友“开口”说话?

社群UGC运营:从建立到中后期,如何让群友“开口”说话?

“社群”即一群以共同情感需要、利益需求等为纽带的社会个体,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构建带有标签属性的集群。常见的社群有豆瓣小站、微博小组、qq群 、微信群,各个社群依照各社交载体的不同,产生细微的差别。今天主要以微信群为例,谈谈有效UGC的产生。

一、社群是收集UGC最系统/便捷的方式?

门户、搜索时代,产品vs用户,用户vs用户的交互,多是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点状态形态。移动端互联网时代的产生,产品app的崛起,增加了品牌vs用户、用户vs用户的点、面交互。

用户愿意用回帖留言、拍照晒图等形式参与到产品的评论中来,这种零散的评论可理解为早期的UGC。但是这种零碎的内容缺乏时效性和系统性且收集整理起来麻烦。

借助微信平台建立“社群”这一固定的场景形式,将用户聚集并对其进行特定话题引导。让用户围绕产品本身展开“点和面”的讨论,这不仅提升了用户的活跃度和粘性,还有助于系统收集产品UGC。将有用的UGC应用在产品的更新迭代中,有利于增加了用户的“品牌认同感”,进而加速粉丝经济的形成。

二、建立了社群,用户就会按照预定的轨迹产生有价值的UGC吗?

曾经某位运营大牛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社群运营的最高境界是高度自治,不需要人为的干预即可自由产生有用的内容”。呵呵哒,凡是做过社群运营的童鞋都知道。这句话就相当于天天看新闻联播,了解我们伟大美腻的祖国一样。

针对这句话,朱朱有一个痛点要提出来。那就是,如果群友一句话不说,或者说的都是离题万里的“闲话”咋办?所以,获取有用UGC的首要前提是要让群友“开口”。但是,社群人数不同,群友开口说的的形式还有区别。那怎么让群友“开口”呢?

接下来,朱朱根据社群建立——运营前期——运营中后期这三个时期不同的群规模,用实际经验总结的干货说说让群友“开口”那些事。

三、建群初期:明确群目的、群规,网罗50人以上的种子用户。

罗永浩将社群主要划分为应用型和情感性,应用类社群是依托于群友具体明确需求建立的群,这类群的目的很明确指向性很强,最常见的为学习干货、电商社群、行业交流等。另一种社群,是依靠情感性建立的社群。产品社群最完美的形式是这两个的结合,即用户以情感为依托建立的产品更新迭代的应用群,增加用户的参与感,小米早期的粉丝社区构想就是源于此的。

建群之前切不可头脑发热,建之前一定要想好要获取哪些ugc,解决具体问题。想好后,制定100字以内包含群目的、群定位、群禁止的群规。

社群建好的第一件事,需要网罗不低于50人的种子群友。切记,种子用户一定要不低于50人。依照笔者的经验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社群在50人以上的时候,群友才会“开口”。否则,就会陷入群主自唱自嗨的一种尴尬局面。

首批种子用户入群后,群主需重申群目的。并需一定量的话题引导。为引发群友的讨论热度,建群之初的话题不必太硬太精确。可从群友关心的日常生活、社会热点开始,让每个群友都能有话说。运营一周左右, 鼓励群友修改群备注,并开始逐步引导将话题变“硬”。

四、运营前期:100—200人的时候日常内容引导、拉新留存为主。

1、小号切换,营造气氛

这个时期,群友处于100—200人之间。社群已经可以开始“闲聊”并产生脱离群目的的“自嗨”内容了。待自带活跃性质的核心群友KOL 一出现,社群呈现出首波繁荣假象。但是KOL、群主一停止话题引导的话,群内也会立马陷入死气沉沉的局面。

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微商、代购最容易迁入的时期。所以,这段时期群主要进行群友的门槛化拉新留存和话题内容的引导。针对这种情况,首先群主要进行内容的日维护。这种日维护的常规内容,这种内容可具体概括为每日的早安问候,晚安问候。并结合具体的节假日,社会热点等群友关注度高的内容做话题诱导。

其次,群主可进行小号切换,营造氛围。呵呵,这也是笔者的秘密武器之一。补充一点,可以把申请的小号换上美女头像,利用美女效应哦。

“蝴蝶效应”以及“沉默的螺旋”定律都在说一个事实:多于三个的标签化行为,可以带动规模化的跟风效应。这个原理,运用到社群运营上来说就是,“标签化”内容当到达一定量之后,可促使群友产生大量的“跟风”内容。

当群主发起了定位明确的标签化内容但却没人回复。这个时候,用小号模式去切换,营造3-5条自嗨内容,之后定会带动群友的讨论。小号切换适合KOL产生之前,kol产生之后,小号可视情况减少这种应用。

2、拉新留存,严格群规,培养转化kol,一人管理变为多人管理。

首先,要删除一切乱发广告的代购、微商,如果进入一个群,满屏都是微商、代购广告的话,说明这儿群陷入了无管理的状态。同时,也说明这个社群开始衰退。

其次,要对新成员做好群审核,对新入群的群友进行一定的精准化划分。和群定位不符合的,不对其进行入群通过。同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要求群成员修改群备注。有新群友入群的时候,群主要进行欢迎。让新人进行自我介绍,必要的时候爆照,增加新人入群的仪式感。一般来说,越是管理严格的社群,新人入群的仪式感越是做的好。

最后,要培养转化kol、明星群友让他们成为帮你管理群的“自己人”。他们自身就是活跃分子发烧友,能带动群氛围、大量拉新。当群内容日产出5000条以上的时候,群主可进行2—3副群主、值班群主的评选。让kol、明星群友竞争这些岗位,并做一些虚拟的考核,增加一定的竞争感。评选结束后,群主可将部分管理社群权利职责分给副群主,并在群内公式,增加副群主的荣誉感、使命感、参与感。可将管理群的日常部分工作交给副群主们、同时群主召开管理大会,商讨群管理办法,线上线下活动形式以及要讨论的具体话题。让一个人管理,变为多人管理。

五、运营中后期:严格管理、做好记录、产品转化、活动筛选

这个时期是群友处于300—500人之间,群主不用引导,群友已经可以产生大量的内容。此时,群主要做好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管理,管理群友的话题内容。同时定期做好整理、汇总,并将有用的UGC应用到产品更新迭代中来,让群友看到他们的想法、建议变成了现实

1、内容管理,让群友多说“干货”,少说“闲话”

人很多,“自嗨”型内容多。这个时候,群主采用以前的直接的话题引导已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群主可运用“群公告”,将群友引流到具体产品上线上活动。收集用户的意见、建议,选取实用性最强的运用和产品沟通,进行产品优化。

2、用户管理:线下活动增加群友粘性,用户细分孵化子群,采取不同营销手段。

此时的社群,是目标用户和精准用户并存的“母群”,可通过一些精准性的线上线下活动。线上的交流始终是弱关系交流,定期的线下活动,可将这种弱关系转变为强关系。同时,线下活动需要付出用户的时间成本,也是检验用户忠诚度的好方法。多次活动,将参与活动的用户划分出来重新建立子群。建立2群或精准用户群。以便对不同的群友进行不同的营销转化。

好啦,以上为朱朱胡说八道的个人的浅薄经验总结。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果觉得朱朱说的还不错的话,欢迎持续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基于RFM模型下的老客户召回思路:针对不同象限的老客户该如何对症下药?
下一篇:小红书种草笔记的写法(小红书种草文写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