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kol榜单
374
2023-05-16
1)私域运营没有进入下半场,绝大部分企业才刚刚开场;
2)加粉引流正成为企业精细化运营开端;
3)全域运营成为新的红利,公私域联动爆发威力;
4)新品牌中的小B、KOC等关键人群在爆发更强有力的影响;
5)企业私域运营专职岗位和人才需求2022年越来越多;
6)企业私域异业合作或有新创业机会浮现。
我们相信,2022年的私域趋势远远不止这些,真正的红利还在路上。
以上六大趋势仅仅是见实最新白皮书《2022年私域运营趋势及创业机会》中所记录的,现在我们将该白皮书开放下载了,(见实公众号后台发送关键词“白皮书”即可下载),更多趋势看法,期待你的留言。
现在,让我们先一览白皮书中精彩内容吧。如下,Enjoy:
《2022年私域运营趋势及创业机会》目录页预览
「企业目前所处私域运营阶段」调研结果
年底做了一个覆盖行业从业者的大调研,不论从基本调研概览信息、还是基础运营难题调研,这2000多家企业调研结果都显示出,更多企业仍处于私域拉新引流期、启动期、观望期。只有少数企业已经处于私域业务瓶颈期、增量探索期和转化优化期。
如处于私域运营观望期企业占比18%,处于启动期企业占比24%,处于拉新引流期的企业占比21%。而处于私域运营转化优化期的企业占比16%,处于增量探索期的企业占比8%,处于运营瓶颈期的企业占比仅3%。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还处于初期阶段。
由此可见,私域并没有进入了下半场,相反,更多企业刚刚开启私域运营。
而在许多行业中,私域才刚刚开始。或者说,私域行业也才刚刚开始。
艾客CEO何健星的判断和见实这个调研几乎一致。他在和见实讨论时提到目前私域化进度时,估测只有10%,2022年进度数字或许会提升到25%。
提升的部分,会由迭代玩法、优秀案例、先进工具等共同推动。
随着私域运营不断推进,加粉难题并没有变得更容易,相反是难度在不断提升。如2021年个人隐私保护法等政策的出台,也让企业触达用户的途径变难。
过往简单粗暴的用户沟通方式在快速失效,如优惠券、红包、平台秒杀等内容已不再引人注目;传统营销工具或插件分享率已不足2%。这让品牌不得不停下来反思,并重新寻找用户有感知的私域互动内容和形式。
例如,见实过去了解到的加粉通过率数据显示:
2019年直接微信加粉通过率为20%-30%;
2020年降低为6%-7%;
到2021年,这一比例再度降低为2%-3%。
只有AI加粉能够让通过率继续维持在20%-30%左右,优秀案例中甚至能达到48%的超优异表现。当时间进入到2022年,AI加粉也在面临新挑战,以及新机会。
但需要强调的是,见实在和多个AI智能外呼团队深聊时,对方都有提到,加粉是精细化运营的开始。过去,当我们讨论私域精细化运营时,提到和关注最多是1V1如何做、社群运营如何做,这些对应的是用户进入私域之后如何做到更好、如何影响转化。
但其实,更应该把精细化再往前一步,从加粉即开始!而加粉精细化运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关注加粉话术和利益点本身,这些本质是足够唤醒C端客户对品牌的兴趣,这也是在过去加粉中大家已经意识到且相对已经成熟的部分;
二是通过加微精细化,实现批量化加粉高承接能力,和提升首单、复购等相关转化。
企业在私域规划中,应当具有“全域”意识。
当下,全域运营正成为企业私域运营新趋势。广义上的全域运营横跨多个平台,如微信、百度、小红书、B站、抖音、海外平台等。如已经有很多品牌通过KOC、KOL在小红书持续种草引流到私域卖货。
全域运营正在成为新私域红利,跨平台的私域体系正在开启更多红利。
如果我们细数平台对私域的态度,到2021年,从抖音到支付宝,从百度到快手、小红书,几乎都在开启建立自己的私域体系,或大踏步推进私域进度。这意味着好几波新红利的出现,更意味着新运营方式出现。
当用户不再聚焦在一个私域体系中,当无数大平台都鼓励和推进让品牌做私域时,关于数据、系统、工具,及运营的理解、合作形态,和用户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服务的提供和价格的制定等,都会发生新的变化。
因此跨平台全域经营将是未来每个商家的必修课,也是新型私域红利的关键。
但正如驿氪创始人&CEO闵捷所说,全域运营不是让品牌“无脑”从公域平台截流用户和数据,平台只会控制越来越严,公域转私域这件事将越来越失灵,即便是全域运营,私域运营依旧是优先于公域投放的。
私域是创造需求、满足场景的地方,公域完全属于需求满足的竞价平台。单纯薅公域平台羊毛是无效动作,私域承接转化流量、用户复购裂变能力才是全域运营关键。
在如何提高私域订单转化方面,见实发现新品牌中,小B/KOC等关键人群成为影响企业私域业绩的关键因素,这些人群正在爆发更大的力量。
因此赋能小B,也成为新兴品牌的私域崛起新玩法。
如新锐宠物品牌「呣咕呣咕宠物」2020年8月才成立,一年时间采用私域赋能小B方法,做到了产品在全国180个城市,共3600家店铺销售,同比业绩增长400%。
做为一个宠物赛道的新品牌,没有工厂,没有老牌宠物品牌的口碑,没有资本,他们怎么胜出呢?就是采用了赋能B端代理商、经销商、宠物达人的私域打法,且目前已有了60家代理商。
现在,更多新锐品牌在通过私域渠道快速壮大,尤其是通过赋能小B端人群,如代理商、经销商、KOL、KOC等卖货。
很多通过赋能B端企业做私域的品牌,已经开始高度重视这部分人群的力量,比如会重度运营小B、KOC等人群,挖掘他们的力量卖货等。
如见实之前还和微店排名第一的私域卖货团队「小红帽」深聊,这个团队在去年时,只有25个人,但卖货流水已经达到了5个亿,核心就是依靠更多小B团长卖货。
而留住团长的核心,则是让她们找到认同感、归属感,同时在分佣设置、团长考核门槛方面特别注重团长自购这项,坚持“无自用不分享”,只有自购到5万门槛才能做团长。
所以,新锐品牌通过小B端私域渠道快速发展,或许已成为一条可行的道路,管理、赋能小B人群成为企业私域创业热门赛道。
也有更多品牌和见实深聊时表示,会把分销变现当成一个私域模式建立的起点。
从见实团队统计到的企业参与调研职位表来看,排在前几名的岗位分别是:
私域负责人、运营负责人、企业创始人和高管。
我们会发现,关注私域的职位非常集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关注。
这验证了之前所说,一是私域和增长、变现强相关。因此运营和市场岗非常在意。二是私域是一把手工程,很多企业的CEO、高管都在关注这个话题,也因为私域要调动不同部门配合,所以必须要自上而下进行。
「调研人群职位分布」结果分析
此外,私域负责人占比很高,很多公司已经设置了专门的私域运营岗位,且让这个部门去统筹管理公司私域进度、私域资源。仅以见实连续三次举办私域大会时报名提交岗位信息显示:
2021年初,4%报名参会企业成立私域部门;
2021年中,7%报名参会企业成立私域部门;
2021年底调研时,21%企业成立私域部门;
另外,企业运营负责人,以及部分市场负责人,也在承担企业私域职责,是目前承接私域中最基础的部门。
在做这份调研的同时,见实也在邀请前程无忧51JOB帮助做相关岗位需求调研,并和对方一起深入分析了从2019年-2021年这三年来的私域岗位需求数据。通过数据追踪,观察到私域运营人才需求成为很多企业的刚需,甚至成为制约企业私域进度的三大阻碍之一。
在前程无忧检索“私域”两字,直接出现的岗位包括但不限于:
私域运营总监、私域安全高级技术产品经理、私域运营主管/经理、私域销售主管、私域活动运营、消费品社群运营等。
据数据显示,“私域岗位投递量”2020年增长率为12.88%,2021年增长率为30.05%。同时,私域职位发布增长远高于投递增长,更多岗位空缺在出现。
见实在今年做的另一项调研中发现,目前有63%的私域团队规模为1-5人,成为当前私域团队的主流构成。
另外,目前最关注私域的5大城市依次是广州、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这些城市在抢夺私域人才。
从行业看,则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服装/纺织/皮革、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对私域人才需求较多。
因此,预判2022年企业私域运营专职岗位会越来越多,对私域人才需求也会持续增加,目前还是“老板比私域操盘手多”的状态。
「"私域"岗位招募公司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前程无忧51Job)
目前,私域业绩威力越来越大。腾讯在11月10日最新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微信活跃小程序数量同比增长超过40%;在微信小程序及微信公众号广告收入助推下,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增长7%。
在这一发展威力下,企业对私域流量的合作需求越来越大。
见实在和调研企业深度讨论时,发现私域异业合作需求非常旺盛,尤其是私域用户体量已经很大的企业,如咖啡、母婴、宠物、教育等领域企业,一方面,他们私域粉丝体量已经非常庞大,多在数千万量级,因此需要更多有效的增长途径,二是这么庞大的私域粉丝体量,促使他们寻求更多业绩增长的可能,或在寻求更多转型探索。
如将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开放给相似目标用户的企业,用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卖不同品类的货。如某知名化妆品企业,就因其品类单一、变现效率低,合作了衣服、美瞳等品类,提升单个粉丝的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还有更多女装品牌企业,会合作鞋子、包包、帽子等品牌调性一致的企业品牌。
目前品牌间合作,多为自发联系或通过第三方搭桥,且通常合作计费形式为CPS(按实际销售额换算广告金额),根据曝光量和转化量付费。
业界内,更多品牌是自行进行合作尝试,当然,在私域代运营公司中,也已经涌现出了专门做此业务的团队,也有部分服务商表示,明年也计划切入该项目,用大数据进行人货匹配,提高合作效率。因此围绕私域异业合作会有一些新的机会点和新的业绩增长点出来。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见实在调研中了解到,许多团队异业合作后表示非常不满意,目前实际效果参差不齐,转化实际效果没有基础设施可支撑。
见实也接获了多个私域异业合作类平台项目融资请求,在通读完BP及观察部分案例后发现,这些项目同样无法有效解决效果衡量、用户匹配、货币化计量等关键难题。
可以说,异业合作是超刚需,却没有有效解决方案,目前仍是一片空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