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代运营套餐价格表
932
2022-11-28
送房送工作,这波锦鲤营销为什么火了
导语:“锦鲤”一词语,是中华文化中代表着好运和平安幸福的特殊“符号”,随着互联网的传播发展,演变出了“转发获得好运粉色海豚”等锦鲤营销,本篇文章结合案例分析解读了锦鲤营销,一起来看看吧。
自2018年支付宝“中国锦鲤免单”活动后,“锦鲤”成为了中奖用户的代名词,诸多品牌也纷纷开始效仿“锦鲤营销”。时至今日,“锦鲤营销”依旧是品牌迅速扩大知名度,吸粉出圈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便躺平也能走向人生巅峰”,近期大火的两个热门锦鲤活动:魔方严选“招聘启事”、逆水寒抽奖送房,都呼应了现代青年群体的“躺平”愿望,给“锦鲤营销”套上了更有吸引力的外壳。
参与这种宣泄式的转发抽奖活动,虽然中奖希望渺茫,但毕竟参与成本不高,动动手指就有机会成为“逆天之选”,大家何乐而不为呢?那么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魔方严选和逆水寒官微是如何玩转这波“锦鲤营销”,既赚足了噱头,又成功“出圈”的吧!
一、锦鲤营销火了之后各品牌做了什么营销
1. 魔方严选
最近,魔方严选的一则招聘广告可谓是在微博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招聘内容简单且粗暴,条件也是极其简单—— 工作内容:公司想来就来/班爱上不上/工资照发/月薪五千,总共干十个月 工资结算:工资可一次结清 参与方式:转发+关注本微博即可。
这一次,魔方严选精准的利用了人性的弱点,虽然本质上还是一次“转发+关注”活动,但仅仅是一个说法的转化,却将中间人变成了同事,很好的抓住了“现下打工人不想上班也能拿工资”的心理,用五万元的预算成功的撬动了千万级别的传播。
那么,上百万网友转发微博时,内心隐藏的情绪是什么呢?在阅读微博评论后,其中的一条评论也许就能给出答案:“单单只发50000我就不转发了,但是你说什么工资啊,带薪啊,班爱上不上我就兴趣大了。”,由此可以看出,当代网友对于躺平拿钱的觉悟有多高。
在广告营销中,想要快速出圈,首先要做的就是洞察大众的内心,将用户痛点作为营销的关键点,同时要利用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点,结合打破常规认知的操作,才能真正达到品牌预期效果。
2. 逆水寒
同样,跟风采用锦鲤营销的还有游戏品牌——逆水寒。微博官方放出了一条抽奖微博,不同于往常的奖金、游戏代金券,这次活动的奖品是一套房——“没错,真房子……可住人的,有房本的”。
消息一出迅速席卷网络,引得网友疯狂转发。其实是品牌为了推广自家的庄园系统,竟然把房子当作奖品转发就可以参与其中。
最终实现了转发109w,评论17.3w的现象级的互动数据。
其实自从2018年的支付宝锦鲤——信小呆营销获得巨大成功后,很多品牌/商家将锦鲤营销,融入到品牌运营中。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为什么锦鲤营销往往能获得成功呢?
“锦鲤”一词语,是中华文化中代表着好运和平安幸福的特殊“符号”,随着互联网的传播发展,“锦鲤”这个传统符号演变出不同的种类,转发获取好运的粉色海豚,转发这个杨超越你也能得第三名等,本质上都属于锦鲤营销。
本来这种转发只是大家对美好结果的一种期待,但随着杨超越和信小呆的爆火,重构成“锦鲤”新的内涵,让无数商家和网红团队看到了其中的巨大潜力,品牌商家为了获取流量和讨论度,设置极低的参与门槛和高额的奖品价值,开展目前风靡互联网运营的——锦鲤营销。
二、结语
锦鲤营销,因其活动的“低参与门槛”和“易操作性”,一直成为品牌在微博等平台进行事件营销的有力法宝。从送普通奖品,到送房、送“工作”,这些掀起社会化热潮的营销创造了百万级的转发量和讨论度,相比传统营销成本更低,却能增强品牌内容的曝光力度,加速活动传播。
营销的目的始终是为了促进产品销售,因此只有抓住用户痛点才能真正俘获用户。
总结起来, 2022年掀起病毒式传播的几场锦鲤营销活动离不开这三点:活动有噱头,深挖广大网友的关注点,抓住了社会情绪——住房、工作,极具诱惑力;话题有讨论空间,创新锦鲤营销活动形式。以魔方严选为例,品牌对抽奖文案的包装,使得普通的抽奖突然有了故事感,给粉丝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和话题讨论度;有强大的金钱托底,让人感知到“足够分量”,无风险参与、巨大的奖品诱惑,更容易引发大众跟风参与。 不断推陈出新的锦鲤营销,以越来越多样化的营销方式对消费者产生着持续吸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